
中国塑料商业网:陈总,您好!据我们了解,冠华的薄膜产品质量优异而且品质稳定,请问冠华是如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的?
陈总: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监控。
首先,我们从源头入手,从日本三菱公司和英国Atlas公司引进全套的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是目前最先进的,在国际中处于领先地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了保障。
其次,我们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BOPP薄膜生产是一种专业化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在我们厂,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生产人员,都实现年轻化和专业化,目前厂里拥有本科学历员工10余人,大专学历员工40多人,全部经过专业培训,并实施流程化、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专业敬业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我们在生产原料、助剂、质检、机械设备检修、生产环境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另外,我们还组织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经常性地走访客户,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从市场末端监控产品质量。
目前冠华有2条BOPP薄膜生产线,年产BOPP薄膜厚薄不等约2.8万吨,薄膜宽度为8200mm。公司产品有印刷膜、胶带膜、复珠膜等近100个规格的薄膜产品,产品厚度从12 - 60μm不等。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目前冠华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并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
中国塑料商业网:原来有这么多监控的措施,难怪冠华的产品在客户中有良好的口碑。据我们了解,贵司对经营冠华薄膜的经销商有以订单供应的销售方式,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陈总:这主要是我们为减轻行情波动对经销商造成的风险而采取的销售方式。我们有很多薄膜经销商长期向下游包装企业供货,须与包装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同。这样,行情的波动对薄膜经销商造成的风险就很大。我们推出以订单生产的措施以后,经销商只要提前以定金形式向我们定货,约定成交价格,就可以锁定成本,相当于我们帮经销商分摊了风险。另外,有些看好后市的经销商,在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定金的形式,提前向我们大量订购薄膜,做到利润最大化。
中国塑料商业网:这种以订单生产的形式很考验冠华的资金实力和诚信啊!
陈总:没错,这对我们的确是一种考验。只要是双方确认的订单,即使是承担多大的风险,我们都会坚决履行合同约定。不怕告诉你,在塑料行情不好时,我们甚至每吨会赔上2000多元。不过经销商帮我们销售产品,就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伙伴,只要能帮他们分摊风险,这点责任我们愿意承担!从2004年开业至今,只要是双方已确认的订单,不管行情如何变化,冠华都信守诺言,从不毁约。
中国塑料商业网:陈总是粤东塑料薄膜行业的代表,请您为我们分析一下BOPP薄膜的市场现状和发展形势好吗?
陈总:好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BOPP薄膜的需求呈10%-12%左右的增长。前几年,生产BOPP薄膜有较高的利润,刺激了BOPP薄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1996-1997年和2001-2004年以及2008-2010年BOPP生产线的集中上马。目前我国BOPP薄膜生产厂家上升到109家,生产线达到181条,这些生产厂家分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沿海地区,特别是江、浙、沪、粤,由于这些区域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彩印、包装材料行业发展迅猛,这部分地区的BOPP薄膜市场是我国BOPP消费定位的主要目标市场,同时也是国内生产厂商争夺极其激烈的市场。
国内BOPP薄膜供需严重失衡。截止2010年底,我国BOPP薄膜生产能力为331万吨左右,实际产量在251万吨左右。生产线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3条,产能达到62万吨,95%的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本来就供大于求,加上新线不断投产,新线的开机供应使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实体经济下滑的情况已经得到控制,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在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塑料包装行业平均增长超过10%,而BOPP薄膜产量则以13%的高速增长,无论国内国外的市场需求都呈现回暖。但是对于BOPP薄膜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则绝不是近期马上能够消化掉的。
中国塑料商业网:最后请陈总介绍一下冠华接下来的发展目标。
陈总:接下来,我们不但要继续保持产品的高品质,而且要在功能上下功夫,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谋求更大发展!
中国塑料商业网 人物志
独家专访
2011-2-11
独家专访
20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