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中国中化在2007年曾与科威特签署过一份非约束性协议,协议规定,中国中化每日需从科威特购买至少24万桶原油。尽管这是一份非约束性协议,但中国中化仍需部分履行该协议。近期,中国商贸人士称,中国中化计划使用伊拉克原油以满足其新建炼油厂40%的产能,并且已经放弃了先前签署的使用科威特石油的协议。
虽然泉州炼化厂当初的设计是按照科威特原油标准制定的,但性价比较高的伊拉克石油最终被选用。早在今年9月,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中国便成为石油出口国必争的重要市场。中国方面认为相对于伊拉克原油,科威特原油价格过高,缺乏竞争力。尽管如此,中石化仍将进口一定量的科威特原油,预计不到原协议的十分之一。
目前中国近60%的石油来自伊拉克。有媒体曾报道,随着伊拉克局势持稳,伊拉克将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而中国从伊拉克的石油进口量增加的情况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对中东石油的严重依赖不可能发生重大改变。布鲁金斯学会的埃丽卡·唐斯说,截至2035年,中国在该地区的石油日进口量将达到670万桶,约为其石油进口总量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