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西公众号

微信采购现货 · 优惠快人一步

全站标签: ABS PE PP PS

标普:预计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增至2-3% 行业整合临近

发布:2013-08-30 09:28   来源:华尔街见闻   阅读:91
摘要: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高级董事长廖强表示,预计中国的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年内将升至2%到3%,行业将在市场驱动下出现整合,但中国银行业并不面临系统性危机。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普高级董事廖强表示,预计中国的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年内将升至2%到3%,行业将在市场驱动下出现整合,但中国银行业并不面临系统性危机。

  廖强指出,“银行的信贷损失幅度取决于中央整顿产能过剩的力度上有多激进,如果政府愿意承担更多经济增速放缓而加以治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短期会上升很快。”

  他还说,“信贷损失的向上趋势目前暂时还看不到顶。”除了打击产能过剩的不确定性,出口领域是影响不良增速的另一因素,出口制造业面临的整合至少会持续至明年。

  谈及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前景展望,廖强表示:

  预计截至6月份0.96%的不良贷款率,年末将升至2%到3%。

  此前标普的报告指出,去年中国银行逾期贷款增长迅速,占总贷款额的1.1%。政策性银行和尤其是位于内陆的小型区域性银行,将更易遭受信贷损失冲击,因其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且较多参与地方投资项目,五大行则因信贷配置分散且信贷增速平稳,风险暴露较小。

  但廖强对于处理不良贷款问题还是表示乐观,“我相信政府会在处理产能过剩的同时兼顾银行吸收不良贷款的能力,最有可能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银行也可以通过使用现有的拨备来核销部分坏账。

  另外,标普报告还指出,净息差收窄、非利息收入压力增大,亦将导致国内银行业盈利下降。

  但廖强预计并不会出现系统性危机的风险:

  “除非整个系统出现根本性的流动危机,否则中国银行业并不面临系统性危机,银行风险抵御和盈利能力整体仍处于相对好的水平,只是出现弱化的迹象,且弱化会持续数年,在竞争中呈现劣势的银行会面临生存问题。”

    “国内银行处在十分微妙的情况,市场化是重要趋势之一,利差收窄下他们会积极发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一些大型中资银行为了分散地域风险,近年来向海外扩张的增速也很快。”

注:部分数据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澄

8月29日亚洲苯乙烯收盘价

<<上一篇

8月29日欧洲苯乙烯收盘价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最多可输入100字,您已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