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煤化工规划,内蒙古地方各级政府热情很高。他们认为,在中国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金三角”的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其中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资源环境具有相当强的承载能力。
本人认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解决好四大问题。首先是水资源。内蒙古年用水180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分水50亿立方米,农业占用70%(慢灌效率极低),工业用水27亿立方米。尽管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合理使用是个大问题。其次,如果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左右,煤化工可能有用武之地。反之,煤化工成本将是大问题。再次是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问题,从目前看煤化工市场还没有走出适用化、大众化的技术路子,制约了规模化发展。最后是环境问题,特别是碳排放问题更为突出,不论C(碳)C(捕集)S(埋存),还是CCU(利用)S,都还没有具体办法,可能的做法就是排放。但是,如此大的煤化工项目CO2排放是大问题,不能不考虑,也不能没有解决之道。
据国家标准和从企业实际生产中看,生产1吨煤制油,用煤炭4吨、用水10吨、CO2排放2.31吨;生产1000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用煤炭4.8吨,用水6.9吨、CO2排放1.36吨;生产1吨甲醇,用煤炭25吨、用水18.5吨、CO2排放2吨;生产1吨煤制烯烃,用煤炭5.7吨、用水22吨、CO2排放6吨。
如此可观的数据,不能不引起当政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现代煤化工的环境治理也必须现代,否则会引起社会公议。当然,治理也会引起成本升高,使企业竞争力受到影响。总之,这是个两难的问题。但在“金三角”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建立碳汇林,使CO2排放得到置换,可能是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