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西公众号

微信采购现货 · 优惠快人一步

全站标签: ABS PE PP PS
28 支持
4 反对

现代煤化工五大路径:你看好谁?(3)

发布:2014-12-01 09:19   来源:《中国煤化工》   阅读:553
摘要:欧佩克(OPEC)11月2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上宣布维持原油产量不变,国际油价应声跳水,纽约原油在电子盘交易中一度暴跌8%至67.75美元。

    煤制油:项目表现良好,但投资“高大上”引风险

 
    中国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与资源量及产量有限的矛盾,使得原油进口量连年大幅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连续数年维持在55%以上的国际超高警戒线。这一状况严重威胁着中国能源战略安全。为此,稳妥地发展煤基油品燃料不仅成为能源专家的呼声,也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以至于“十一五”以来,国家每次在规范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时,都要特别点到煤制油。
    
    而从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获得批准,到兖矿榆林110万吨/年、伊泰鄂尔多斯200万吨/年、潞安集团150万吨/年、贵州渝富能源开发公司200万吨/年等数个煤制油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煤制油,尤其是已经被几套16万吨/年工业化示范项目初步验证的煤间接液化项目的管控悄然松绑。
 
    据记者了解,即便不再增加新的业主,仅上述几家煤制油企业规划的项目全部实施后,中国每年就将新增煤基油品6080万吨。如果算上延长石油集团规划的煤油共炼、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规划的煤炭分质利用制油项目,以及全国其他企业在建和规划的约80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取燃料油项目,2020年前后,中国煤基油品规模将超过8000万吨/年。
 
    “众多企业之所以在国家严格管控下仍上马煤制油项目,主要还是认为煤制油的前景比较乐观。”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齐亚平对记者说。
    
    他以伊泰16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为例。该装置于2012年底首次达产后,2013年全年生产油品18.2万吨,装置平均负荷达108%,油品综合成本平均每吨降低5%,实现了消耗低、效益好的预期目标。虽然齐亚平并未透露煤间接液化产品的利润到底有多高,但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1~9月,伊泰煤间接液化项目生产各类油品和化工品13.2万吨,上缴税费2.06亿元,实现净利润1.2亿元。照此推算,煤间接液化的液体产品净利润高达909元/吨。
 
    而据记者了解,2013年以来,包括神华百万吨煤直接制油、18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潞安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陕煤天元50万吨/年煤焦油轻质化、陕煤富油12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以及宝泰隆煤公司的10万吨/年高温煤焦油加氢制取燃料油等煤基油品项目,均取得了可观收益。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一度接近60%,发展煤基油品已经成为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从这个层面讲,煤制油项目拥有一定的民意、政策与政治基础。加上巨大的消费需求与良好的盈利等市场手段推动,煤制油的前景十分光明。”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唐宏青尤其看好煤间接液化的前景。
 
    但也有专家认为煤制油的前景没那么乐观。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47号公告,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将分别加征1元/升(石脑油)和0.8元/升(燃料油)消费税,这等于将煤制油综合成本增加了20%。以一个1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为例,每年上缴消费税高达10亿元,极大地压缩煤制油项目的利润空间。后期,如果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引发成品油价格下跌,煤制油项目是否还能盈利存在悬念。”贺永德提醒说。
 
    投资强度大、污染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则是李大鹏不看好煤制油前景的3大理由。
 
    他说,建设一个500万吨/年炼油厂,只需200亿元投资;而建设一个在煤制油路径中还算投资强度较低的相同规模的煤间接液化项目,总投资额高达600亿元。超高的投资强度,必然导致煤制油项目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其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从产品收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看,煤直接制油的液体收率不足35%,能源转化率仅33%;煤间接液化吨产品耗水超过7吨……在中国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煤制油的上述弊端将严重影响其综合效益,甚至会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应以全球视野权衡自身的能源安全,并重新考虑发展煤制油的紧迫性、必要性与重要性。”李大鹏建议。
 
    他说,既然经济已经全球化了,就应有资源分配全球化的视野。中国缺油不等于其他地区也缺油,我们完全可以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不断上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利用政治、外交、经济等手段,大量利用境外油气资源,实现外油中用,何必急于发展投资强度大、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煤制油产业。况且,近两年一些煤制油项目之所以取得较好收益,是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汽车业快速发展助推成品油需求猛增,以及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能代表煤制油项目本身的竞争力。后期一旦煤炭价格触低回升,国际油气价格再度回调,尤其中国汽车工业增速放缓,成品油需求减少后,煤制油的前景将难言乐观。
 
    “即便要发展煤制油,也应打破煤直接或间接制油等单一模式,而应采取煤炭分质利用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对煤进行干馏提油,再将提油后的洁净焦炭通过煤直接或间接制油等途径制油,或与其他化工、电力、钢铁、建材等装置对接,实现煤的‘两头见油’和产品多元化,提升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尤西蒂这样表示。
 
    一位专家透露,正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国际环境与资源供需格局变化,以及煤制油项目的利弊与业内的不同意见,国家高层初步决定,“十三五”期间,我国煤制油规模将控制在1000万吨/年以内,而非此前传言的4000万吨/年。

注:部分数据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刘霞

12月1日PET瓶片装置生产动态

<<上一篇

12月1日PET瓶片价格行情一览表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最多可输入100字,您已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