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OPEC)11月2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上宣布维持原油产量不变,国际油价应声跳水,纽约原油在电子盘交易中一度暴跌8%至67.75美元。2010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70美元。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必将引发煤化工与油气化工产品竞争力此消彼长,让一直仰仗煤炭成本优势的中国现代煤化工陡增变数。那么,五大现代煤化工到底会遭遇怎样的挑战和考验?其前景如何?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煤制烯烃:有竞争力,只怕油价跌跌不休
截至2014年9月30日,国内已经有9套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合计烯烃产能436万吨/年。四季度还将有陕煤化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70万吨、联想控股山东神达化工公司37万吨、山东阳煤恒通化工公司30万吨、富德能源(常州)化工发展公司33万吨等四套合计17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到年底,国内煤经甲醇制烯烃(或甲醇制烯烃)总产能将达606万吨/年。
另据记者了解,全国在建和已经开始前期工作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有29个,合计产能1300万吨;规划的甲醇制烯烃项目合计产能1500万吨。上述项目若全部按期投产,中国甲醇制烯烃产能将达3400万吨/年,与2013年中国乙烯与丙烯的产能总和相当。
“煤制烯烃(或甲醇制烯烃)之所以被热捧,缘于投资者看好其前景。”陕煤化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继峰对记者说。
一方面,煤制烯烃产品市场广阔。目前,国内乙烯当量自给率为50%左右,对外依存度超过40%。虽然随着众多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国内烯烃产能得到大幅提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乙烯需求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加之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和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大幅攀升。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乙烯装置又以石脑油为原料,乙烯产能扩张与汽车争油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得石油路线乙烯面临原料紧缺和成本不断抬高的双重制约,产能无法持续大幅扩张,从而为煤制烯烃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石油价格近几年持续高位运行,抬高了石油路线乙烯生产成本。而煤炭及甲醇价格的下行,又降低了煤制烯烃(或甲醇制烯烃)成本,此消彼长,煤制烯烃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乙烯被称为工业之母,烯烃的衍生品多达几十上百种,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这使得投资煤制烯烃项目的市场风险大为降低,相关企业尤其国有企业更乐意在该领域投资。
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赞同姚继峰的看法。他说,神华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商业化运营以来的实践表明,与石油路线相比,西部地区煤制烯烃项目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当国际原油价格在100美元/桶左右波动、煤炭价格300元/吨时,煤制烯烃装置吨烯烃完全成本不足7000元,而石油路线吨烯烃完全成本已高达9600元,煤制烯烃的成本优势显而易见。
“由于相比石油路线,煤制烯烃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后期,即便国内烯烃真的出现产能过剩,首先关停的也必然是石油路线乙烯装置。从这个层面讲,在现有的五大现代煤化工路径中,煤制烯烃前景最好、风险最小。”姚继峰乐观地表示。
但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华炜、陕煤化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尤西蒂对此有不同看法。他们表示,后期石油价格的走势难以把握。一旦石油价格继续下跌,甚至跌破70美元/桶,而国内煤炭价格受综合生产成本高企支撑跌无可跌,甚至可能反弹。那么,煤制烯烃与石脑油制乙烯的竞争力就会发生微妙变化,甚至出现逆转。因此,在没有对石油市场中长期走势做出准确判断前,不宜对煤制烯烃前景过分乐观,更不能一窝蜂上项目。尤其不能只拿高成本的石脑油制乙烯与煤制烯烃相比。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世界上除了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副产丙烯外,还有中东廉价乙/丙烷制烯烃和北美天然气凝析液制烯烃等多种工艺路径,煤制烯烃有无竞争力还要面临这些工艺的挑战。
两位专家提醒,上马煤制烯烃项目必须通盘考虑国内外多种资源与工艺路径,慎重决策。由于目前国内在建拟建煤制烯烃规模已经很大,有过剩风险,建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继续推进外,那些规划但未开始实施的煤制烯烃项目最好暂缓推进。对于那些已经建成和在建项目,则应尽快谋划烯烃下游产品,通过产品多元化、产业长链条,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和项目竞争力,防止后期陷入产能过剩泥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