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西公众号

微信采购现货 · 优惠快人一步

全站标签: ABS PE PP PS
11 支持
4 反对

靴子仍未落地 能源局煤制气煤制油《通知》解读

发布:2014-11-19 09:17   来源:化化网   阅读:364
摘要:近期煤化工发展势头急转直下,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初见端倪,种种迹象表明,煤化工产业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对于之前的热潮,近期煤化工发展势头急转直下,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初见端倪。

 

    煤化工狂飙式的发展造成了煤化工产能过剩、项目重复建设、产品结构单一和不顾当地环境容量的盲目发展。进入今年下半年,国内煤化工政策出现了较大变化:前不久出台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未收录煤化工产业,意味着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煤化工企业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今年7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审批,防止企业不顾环境、水资源现状和技术、经济实力而盲目发展。与煤化工息息相关的煤炭价格依然长期低位徘徊、石油价格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八连跌。种种迹象表明,煤化工产业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按照我国以往的发展模式,一旦示范项目开始上马,往往意味着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无论是税收优惠方面还是土地和资源的供应保障方面。一旦嗅到了“国家鼓励”的味道,各路“豪杰”就纷纷摩拳擦掌,意欲大展身手。目前,中国运行、在建、筹备和拿到路条的煤制气和煤制油项目年产能分别为2250亿立方米和 1878万吨。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现代煤化工消耗煤炭总量约为1.8亿吨,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以来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殊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能源战略中不可能忽略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然而,在煤化工一路狂飙式发展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如何调整煤化工产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煤化工企业主要是由煤炭和电力企业转型而来,在保证自有主营业务稳定的前提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对煤炭资源实行就地转化、延伸产业链成为了企业普遍转型方向。然而,煤化工完全不同于煤炭业和电力业,其本质就是化工过程,煤炭和电力企业转型为化工企业本身就需要冒很大风险。

 

    除此之外,由于煤化工生产工艺独特,往往需要巨大的投资来保障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据测算,投资规模为300万吨/年的煤直接制油项目需要建设投资将近380亿元,是同等规模石油炼制工厂的4~5倍;煤间接制油与煤直接制油相比,在生产源头多了一条气化生产线,因此需要的建设投资更大,总投资约为直接液化的1.6倍;而4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总投资甚至高达257亿元。煤化工项目的投资数额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注:部分数据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静

11月18日亚洲乙二醇收盘价

<<上一篇

11月19日中石化华南PP塑料出厂价格行情|暂稳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最多可输入100字,您已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