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国当前的政策立场可能令这一问题成为中美政府间挥之不去的争论根源。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长时间来反复敦促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他们称,人民币走软令中国出口商在和外国企业竞争时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
熟悉中国央行想法的人士称,人民币需要贬值才能将那些押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短线投机者挤出市场。这些投机者利用各种方式买入人民币,这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去年投机性资本流入(部分由押注人民币计价资产的投机者带来)加大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难度,吹大了房地产泡沫并向金融体系注入过多的流动性。中国央行大幅介入限制人民币涨幅的迹象之一是:去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近5,100亿美元,至3.8万亿美元。中国央行用人民币买入美元,以试图放缓人民币的升值速度。
汇丰(HSBC)驻香港亚洲外汇研究主管Paul
Mackel表示,中国政府短期内将保持谨慎,以防止人民币投机性需求再次抬头。
中国政府希望让投资者相信,人民币升值和贬值都是很正常的事,希望投资者在考虑大举押注人民币升值前三思。对中国政府来说,加大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幅度是提高汇率市场化程度的必要条件;而中国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雄心壮志,则必须实现汇率市场化。
中国官员去年反复说过,人民币已经接近其公允市场价值,这意味着人民币不会大幅升值。官员以中国贸易顺差收窄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
中国央行今年2月底开始出手干预,推动人民币兑美元下跌。中国央行下调了其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汇率可以围绕这一中间价上下浮动2%)。据交易员和熟悉中国央行想法的人士称,中国央行还指导银行买入美元。